欢迎访问湖北大学自考辅导培训网!主要为自考考生提供资讯服务,及培训辅导,网站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报考信息以湖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官网为准。
  • 咨询电话:027-86646545
湖北自考辅导报名入口已开通
湖北大学自考网 >院校动态 > 北大2003年“变态心理学”听课笔记(1)

北大2003年“变态心理学”听课笔记(1)

整编:湖北大学自考    2011-05-26    阅读:210

    第一章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又称病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类各种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动机 和智力,意志活动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及其原因;对这些异常进行分类和解释,阐明心理异常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原因和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 实际。(简单地说,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异常的实质,即异常心理的原因、机制和心理结构问题。

  (2)正常和异常的区别以及判断标准。

  (3)心理异常的分类和表现特点。

  (4)解释心理异常的心理学理论,都以各种学派对正常人格的观点为基础。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联系与区别:

  变 态心理学偏重于对异常心理活动规律性的认识,并为心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这种认识对精神病学也是一种有益的促进。而精神病学侧偏重于对精神疾病的诊稀⒘¡床治疗以及护理和预防,它也是变态心理学的基础之一,它的临床实践可丰富变态心理学的内容,验证变态心理学的某些理论和假设。

  心理异常的类别与范畴:

  (1)严重的心理异常;(2)轻度的心理异常;(3)心身疾病;(4)心身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但无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基础,也无明显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组疾病;(5)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6)行为偏离和人格障碍;(7)药物依赖及儿童青少年障碍。

  严重心理异常与轻度心理异常的区别

  严重心理异常?轻度心理异常

  精神病症状?重?轻

  社会适应?丧失(严重适应不良)?部分丧失

  人格改变?明显?部分

  自知力?没有?有

  主动求治?不会?会

  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

  心理异常的实质:

  首先,异常的精神活动的是大脑机能障碍的表现,这种障碍也有其物质基础。

  其次,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即大脑的发展水平越高,症状就越丰富,但这种观点不应把大脑的高级机能和低级机能截然分开,两者是有机联系的。

  再次: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心理异常是不健全的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应,所有症状都来源于客观现实,取材于现实生活。

  变态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提供划分心理异常的标准和有效的方法,并为各种临床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将有助于探明人类的心理活动的实质。从实践上说,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对心理异常的各种解释

  首先,从统计意义上讲,心理异常是指与某个确定的常模的偏离,当代很多作者都把统计上的偏离作为判断心理异常的标准。

  第二,心理异常也被理解为是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偏离。

  关于“文化相对论”,以下两点是应该明确的,(1)在某一文化下是“正常”的,但却不一定是好的。?(2)在某一文化下是不正常的,但却不一定是有害的,科学的发展就不乏这样的例子。

  第三,把心理异常看成有威胁的行为,即指行为是对准则的破坏,或行为无法预测。如一个人毫无理由地破坏了明显的或潜在的准则,那么他的行为就是不可预测的,回忆很多人把行为的不能预测看做是变态或异常,总之,心理异常是行为违反了文化中的准则,并对社会构成了威胁。

  第四,心理异常被看作是古怪的行为或无效的行为。#p#分页标题#e#

  最后,很多作者把某种形式的个人不适作为心理异常的定义性特征。

  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与分类

  (1)以经验为标准?(2)社会适应性标准?(3)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

  (4)心理测验和实践的标准,即通过心理测验的仪器和工具以及心理学实验来检查和判定人的心理与行为是否正常。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1)建立有效的对心理异常的诊断体系。即根据个体在心理异常表现上的相似性及其差异,把他们分类到不同的群体中去,这是变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织部分。

  (2)对心理异常病理学的描述;

  (3)对心理异常病因学的描述;

  (4)对心理异常病程的描述。即对心理异常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描述,并同时区分出在各个不同的阶段中与心理异常有关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在变态心理学研究中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以下三种,即相关研究方法,实验方法,以及病史与临床方法。

  相关研究方法及抽样方法

  (1)病例控制抽样。这是最常用的抽样方法,即根据一组病人的某些特点选择适应的控制组,这种方法又称为“事后因素设计”方法。

  (2)人口特性抽样设计。优点是可以对某一特殊经验或特点的所有可能后果都进行评估,另外,这种设计还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信息,如有某种特殊经验的人以后出现某种特殊心理异常的概率。

  人口特性抽样也可以用于对某种心理异常的前兆因素进行前瞻性的评估,这时选择被试的标准可以是单纯的实用标准,又称“高危设计”,即选择那些更可能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人进行前瞻性研究。

  (3)血亲设计。这种设计仍属病例控制抽样,但同时对病例组被试的亲属进行评定。这种研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心理异常的传递。

  病史与临床方法:

  研究心理异常现象的更直接的方法是临床法,包括个案研究与临床观察。这种研究方法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直接与病人接触,收集与他们的心理异常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期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1)个案研究法,即针对某个具体的病人收集和分析材料,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研究方法有着极大的局限性。

  (2)临床观察法:又称临床方法,主要是通过病人的直接观察与谈话来获得事实,并分析问题。

  变态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有以下几种:

  (1) 儿童实验

  (2) 动物实验和人工的心理异常模型

  (3) 病程实验。这是变态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获得病理心理过程的现状与演变的特点,并从性质和数量上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与估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病程实验只是对病人某一心理过程特点的研究,而不能代表整个心理素质。

  (4)病人的治疗实验。在研究过程中最好采用“双盲 ”实验设计,即治疗者不应知道每个病人具体接受什么样的治疗,病人也不应知道接受的是什么治疗,这样可以减少治疗者的“对待效应”和病人的“期望效应”对治疗结果的干扰,增加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一般性。

  第二章心理异常的理论模型

  对心理异常进行理论分析,目前影响最大的四种理论模型,即医学模型,心理动力学模型,行为模型和社会模型。

  心理异常的医学模型:

  心理异常的医学模型是由希波克拉底和盖伦发展起来的。希氏把心理异常解释为体内四种体液的不平衡,盖伦则认为是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这种把心理异常归为躯体因素的解释称为医学模型或生物学模型。

  克雷佩林最早、最系统地应用医学模型对心理异常进行分类。他本人也成为公认的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

  心理异常的原因

  (1)遗传因素

  历 史上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是高尔登,他认为人在特质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它所提出的用同卵双生子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决定心 理特点中的相对作用的方法,直到现在仍被沿用。许多精神疾病在发病原因上,遗传因素确定有着明显的作用,基因的变异就构成了心理异常的基础。#p#分页标题#e#

  (2)大脑机能状态与脑损伤。

  “条件反射”学说:?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为心理异常提供了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解释,包括催眠时相、孤立病灶、以及实验性神经症的概念。

  催眠时相是指大脑皮层从觉醒(或睡眠)到睡眠(或觉醒)状态过渡的一种机能状态。

  孤立病灶又称病理惰性,是指高级神经活动机能出现个别的病变点,但其它高级神经机能仍很正常。这种病灶可能是过去经受的精神创伤的后果,遗留下来而成为产生心理异常的原因。

  巴浦洛夫认为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但如果兴奋和抑制不能协调,就会造成大脑机能的混乱,从而产生行为的混乱,它称之为实验性神经症。

  (3)生物化学因素:

  血液内的5-羟色胺(5-HT)具有保持情绪稳定的作用,如果5-HT减少,就易出现情绪波动。

  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升高就会出现情绪高涨(燥狂状态),反之就会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状态)。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也与许多精神症状密切相关。

  (4)素质因素。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看来与脑损伤或其他的躯体疾患无关,器质病因论者认为精神疾患与病人的素质有关。

  一般认为脑损伤或其它生物躯体性损害,可能不是所有神经症、精神病和人格障碍的直接原因;应激反应经历、个人内心矛盾冲突、适应不良习惯都可能诱发精神疾病,但是这种情况只有易感或脆弱素质的人才会激发患病。

  躯体需要的剥夺,也会降低应激的抵抗力。

  心理异常的治疗方法:

  其中一种被称为“革命性”的治疗技术就是电休克治疗(ECT),并且至今仍被广泛采用,ECT就是将电流通过大脑使人产生暂时的休克,这种治疗通常能使病人的机能迅速恢复正常。

  从50年代起,化学药物的使用开始进入精神卫生领域,并且不断有新的药物投入使用,特别是对严重心理异常的治疗更离不开化学药物。

  心理动力学模型:

  追溯心理异常的心理方面原因是从弗洛伊德开始的,心理异常的这种模型特别强调动力因素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正常和变态人格都是意识与无意识欲望驱动,或本能矛盾冲突的结果。

  1、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要点

  (1)压抑和无意识的概念。

  他认为人类本能有两种:一为性本能,一为攻击本能。在性本能背后有一种潜在的力量,称为“力必多”,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力必多投射到不同的区域,称为性感带或敏感区,并标志着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如果在每个发展阶段出现危机,而父母又不能正确处理的话,就有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变态。

  弗洛伊德认为“压抑作用”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机制之一。

  欲望被压抑后并未消失,只是逃到无意识中去了。弗洛依德把心理分为三部分:意识,即当前注意所及的心理活动领域。?前意识,即当前未被注意,但一经提及可想到的心理活动领域。 无意识(潜意识),即受到压抑、隐藏很深的心理活动领域。

  弗 把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处于无意识最深层有一个“本我”,是行为动力的源泉,它追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意识中有“自我”,它是从无意识中 产生的,指导行为采取社会允许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遵循现实原则)。 还有一个“超我”,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对自我起监察作用,不让其有越轨行为,否则就给予惩罚(遵循至善原则)。

  (2)心理防御机制。否认、幻想、压抑、合理化、投射、反向、转移、情绪分离、隔离、抵销、过度补偿、升华作用。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观点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观点己成为对心理异常解释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以下内容:

  (1)自我是组织心理活动的中心,是最系统的概念。#p#分页标题#e#

  (2)着眼点在于价值和个人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特别强调价值和价值选择过程在指导行为以及寻求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意义。

  根据人本主义观点,心理异常从根本上说是个人成长和朝向健康的自然倾向的中断或歪曲,引起这种中断或歪曲的因素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

  A自我防御机制的过分使用使得个体逐渐脱离现实。

  B 不利的社会条件以及学习中的失误?

  C 过分的紧张应激。

  (3)对人性和人类潜力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不同的是,人本主义理论家对人性和人类潜力的看法是积极的、乐观的。他们认为在适宜的条件下,人类都倾向于友好、合作、以及建设性的行为。而自私、攻击性以及残忍则是由于对我们的本性的否认、挫折、或歪曲。

  弗与罗二者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强调儿童的早期不良经历及不良的家庭教养环境对日后心理健康的影响。

  治疗手段:

  (主要观点)基本上说,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可以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曾一度被阻断,产生了固着,并出现了相应的心理异常症状;而治疗则是让病人在更舒适更安全的情境下重新体验过去的情感,领悟到其心理异常的症结。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治疗方法中则认为,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是最有效的手段,罗杰斯坚持认为,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心理治疗的充分必要条件。

  行为模型

  行为主义观点的核心就是强调学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华生的观点中极端重视社会环境对正常和异常的人格发展以及行为的作用,并对精神分析和医学模型提出了挑战,认为心理异常是过去不良的条件反射经验的结果,而且可以采用条件反射的方法进行治疗。

  桑代克和斯金纳开始注意到条件反射中的另一个事实,即行为会受到这一行为所产生的后果的影响。行为发生后会产生某种效果,而这种效果会影响到这一行为再出现的可能性,这种类型的学习就称为工具性或操作条件反射。

  行为模型的基本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理论模型的基本概念就是学习。

  1、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对黑暗的恐惧可以解释为:某种能引起恐惧的刺激经常伴随黑暗出现。

  2、强化?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如果某一行为重复伴随一种奖酬性的条件或逃避某种厌恶刺激的条件,则这一行为就会被强化。?

  3、泛化与辨别

  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

  与泛化相伴随的过程还有辩别,即个体学会对相似的刺激进行分辩,并做出不同的反应的过程。

  4、榜样作用,模塑作用以及学习动机。榜样作用,顾名思义,即父母或其它人为儿童做出期望的行为模式。如果具体能够模仿这种行为并且因此而受到奖励,或看到其它人因做出这一行为而受到奖励,就可以很快地获得这一新的行为。

  模朔作用,即对所希望行为类似的行为模式进行连续强化。这里可以对同一方向的行为进行强化,而对另外的行为则不做强化而使其消退。

  把心理看做是一种信息加工系统的观点已成为心理学广泛领域内的研究重点。

  认知行为治疗则把关注的重点从外部行为本身转向引起这一行为的潜在认知过程,而这种观点也就着眼于改变病人的不适当的认知。

  广义的讲,认知-行为治疗家关注的是病人的“自我言语”,即他们习惯的用以解释自己经验的方式。

  心理异常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1、经典条件反射: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大部分行为异常都是经典条件反射的结果。称为交互抑制理论。

  2、强化与操作条件反射:代币治疗的原则也是对积极的行为进行强化,而对异常行为则不予强化。#p#分页标题#e#

  3、不恰当的泛化与不恰当的辨别:根据行为模型的观点,很多异常是由于不恰当的泛化与不恰当的辨别造成的。

  4、模仿学习技术:这种技术是基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即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正常行为来消除自己的不适应行为。

  5、认知-行为矫正:内部言语的改变,这种方法是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即异常行为是由于不恰当的内部言语或自我强化所产生的。

  郝尔姆斯进一步把重新顺应努力与疾病联系起来,发现遭遇变动越大,生病的可能性就愈大,例如,一个人在一年内累计超过200分时,便有50%的机会生病,超过300分的人几乎100%要患病。

  弗洛伊德的贡献

  1、他建立了自由联想和释梦等技术去认识我们心理生活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方面。并把性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引入了科学研究的领域。

  2、弗洛伊德向人们表明某些异常心理现象是人们努力去应付某种困难问题的结果,表明为各种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的夸张的表现。

  精神分析理论受到的批评

  1、对性驱力的过分重视。?

  2、对人性的悲观态度。?

  3、对无意识过程作用的夸大。

  4、没有注意到自我报告在科学研究中的局限。

  5、忽视了人类动机中朝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倾向。

  6、忽视了不同文化因素对塑造人类行为的影响。?

  7、他的很多理论假设和心理治疗效果缺乏科学证据。?

  8、花费过大。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点对理解心理异常的主要贡献

  1、它强调了人类有能力去完全实现其潜能。人本主义观点为我们理解心理异常增加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向。“变态”被看做是没有充分发挥出作为人的巨大潜能——是一种对个体朝向健康和个人成长的自然倾向的阻断和歪曲,而不是变态或偏离常规。

  2、治疗不是作为把个体从不适应转变为适应的手段,而是协助个体以一种朝向创造性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的一种方式。

  受到的批评:

  1、它的理论比较宽泛、松散。?2、它的概念中缺乏对科学性的重视。3、它对心理学寄予了过多的期望。

  行为模型的主要贡献:

  1、 心理异常的行为模型则试图用有限的几个基本概念去解释各种行为的获得、矫正记忆消退。不适应行为从根本上被看做是由于没有学会必要的适应行为或适应能力, 或者是由于学会了一些无效的或不适应行为。从治疗的角度来看,行为主义的侧重点是改变行为-消除不良的反应,并带入对适当反应的学习。

  2、行为模型已以其准确性和客观性,研究工作的丰富,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对某些行为的矫正效果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受到的批评:

  行为模型也受到了许多批评,包括认为它只关注症状,忽视了价值观和意义问题,并且否定了个人选择和自我指导等方面的可能性,等等。

  模型间的整合:生物-心理-社会观点

  生物-心理-社会观点,它主张将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整合成一种综合的临床观点。

湖北大学自考提升便捷服务

【本月重点:辅导报名】

距湖北大学自考辅导报名截止

001

湖北自考报名系统 湖北自考考前培训

【请广大考生提前备考】

湖北大学自考人手一份上岸资料包

限时免费领取!

真题

自考英语单词必备(猜词方法)

真题

2022年(近代史纲要)真题

真题

2022年(毛泽东思想概论)真题

2023湖北自考报名免费真题指导

自考各科课程思维导图

自考历年真题汇总

专升本真题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声明:本站为湖北自考民间交流网站,湖北大学自考动态请各位考生以教育考试院、自考办通知为准。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